2024年才过了24天,"半托管"已在三个平台上风靡一时。
1月4日,阿里速卖通率先宣布全面推出半托管服务,此前曾经进行了4个月的试运行,并向所有商家开放。
1月中旬,阿里国际站也推出了首个B2B领域的半托管服务。根据多方消息,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计划在3月15日上线"半托管"服务,首先在美国站点推出,然后在月底拓展到欧洲站点。
在跨境电商行业,"半托管"模式正在迅速成为一种趋势。
为什么各个平台都需要"半托管",尽管已经存在全托管呢?
去年,全托管模式突然出现,成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许多卖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确实赚得了不少钱。然而,全托管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全托管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卖家。在这种模式下,卖家将商品供应至平台指定的国内仓后,剩余的干线物流、尾程配送、流量、广告、运营和售后都由平台负责。
这种模式对于商品备货和入仓要求较高,更适合于重复批量生产、单一或少量SKU的标准产品。
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定价权和货权归属于平台,许多卖家(如品牌型卖家)的主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这种模式的积极性不高。
其次,在中心化模式下,全托管的潜力受到了限制。全托管是高度中心化的模式,平台包揽了大部分事务,这确实能够提高效率。
然而,平台需要包揽太多的事务,特别是在产品选择、运营和售后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因此,为了增加GMV,平台必须加大在招商、运营和售后等方面的投入。
这意味着,全托管模式的GMV增长受到了平台团队规模、执行力和硬件条件的限制。
简单来说,全托管受制于商品类型和卖家类型的限制,同时其GMV规模也受到平台团队规模和硬件条件的限制,不利于GMV进一步提升以及整个平台生态的持续繁荣。
因此,在全托管之后,半托管成为大势所趋,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加入。
各个平台的半托管环节存在差异
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是最早推出半托管服务的平台。
在速卖通的逻辑里,半托管是对其卖家开店模式(POP)的物流升级,同时保留了第三方卖家独有的产品优势和运营优势。与全托管不同,半托管适用于更多的产品类别,更加灵活。
这意味着卖家在半托管模式下有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积极性,立足于自己在选品和供应链的优势,可以专注于产品和运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简单来说,速卖通半托管就是原来卖家开店运营模式(POP模式)的物流升级。
速卖通之所以采取这一举措,是因为其背后有“出海搭子”菜鸟支持。
菜鸟的跨境快递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帮助商家更高效地向海外消费者配送包裹,还能够让更多的卖家参与进来,激活供给侧,大大增加SKU数量,丰富和繁荣整个平台的生态。
2023年11月,速卖通与菜鸟联合推出了“全球5日达”,打造了“史上最快海外双十一”,吸引更多商家备货优选仓。速卖通菜鸟优选仓的备货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0倍。这些仓库的商品主要来自速卖通的全托管和半托管,大部分将运往覆盖国家的“5日达”服务。
阿里巴巴国际站在2024年1月5日推出的B2B半托管服务的业务逻辑与速卖通近似。
相比之下,将于2024年3月15日在美国站点试点的Temu全托管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Temu的半托管主要面向在海外仓库有存货的卖家。
在其半托管模式下,关键的定价权和销售权仍掌握在Temu手中。那么,它的半托管的“半”体现在哪里呢?主要在于物流环节交由商家自行处理,要求在海外仓库有存货的卖家自行发货和处理退货等逆向物流,与Temu全托管模式形成对比。
这意味着,Temu的半托管模式放弃的不是关键的定价权,而是让在海外有存货的卖家加入进来,替代自己在海外的履约工作。
这与Temu面临的境况有关——在物流方面受制于第三方。
目前,Temu的干线物流与极兔、云途等物流服务商合作,而尾程配送则与UPS、DHL等合作。这些物流都是第三方,Temu的主动权不足,因此,其配送时效成为了一个大短板。
据了解,Temu的配送时长大约需要7-10天的时间,相比之下,亚马逊Prime会员的配送速度一般为1-2天,普通用户则为2-5天,而速卖通在菜鸟物流的加持下,也在多个国家实现了“全球5日达”。配送周期长,对于电商来说影响很大。
有卖家算了一笔精细的账,一个电商包裹的履约时效超过7天后,每增加1天,就会提高2个百分点的退货比例。在这种情况下,Temu推出半托管模式,吸引在海外仓库有存货的卖家参与进来,在海外履约,以提高配送时效。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SACS中美物流”——在美国东西两岸和中部都有自己的海外仓,总计达20万尺!扎根美国十余年,专业尾端派送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他们能为TIKTOK, TEMU, SHEIN等平台提供一件代发服务,他们的稳定服务、丰富经验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能够为你的跨境电商业务提供可靠的支持和帮助!